30歲曾姓女子平時熱愛爬山,今年計畫將攀爬百岳,所以 2個月前開始到健身房運動,且 1週 2次繞著運動場跑道跑 10圈約 5公里;但最近出現膝蓋有異物感,走起路來感覺膝蓋「卡卡的」不舒服,就醫後發現關節間隙失衡,軟組織已明顯磨損。 童綜合醫院骨科醫師鄭宇傑說,經 X光檢查後,曾姓女子可能是運動未熱身,造成左膝蓋內側軟骨磨損較外側嚴重,膝蓋內側骨頭間縫隙較小,兩側高低落差造成膝蓋外側肌肉被拉緊,因此膝蓋會有異物感,但曾女年紀尚輕,一般情況下軟骨磨損不會這麼嚴重,應該與曾姓女子近來從事高強度運動有關。 鄭宇傑指出,人體膝蓋所承受的重量遠牙周病超想像,站立行走時可能承受體重兩倍的重量,跑步時可到達體重的四倍,因此激烈的碰撞、受傷、過重、飲食不均都會加速膝蓋內軟組織的磨損,且軟組織自我修復能力度有限,若運動習慣牙週治療不當,容易快速消耗膝蓋軟組織,晚年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也會增加,當軟組織磨盡時,就可能要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畢竟膝蓋軟組織就像一塊避震器,不要仗著年輕力壯就忽略保養,步入中老年後牙齦美容就可能面臨膝蓋退化問題,平時運動前除了做好暖身運動外,也可先進行熱敷,待運動後再冰敷。
如何預防牙周病?醫:清潔方式很重要。正如前述所提到的,有刷牙並不代表有確實清潔牙齒,何松穎醫師表示,良好的清潔牙齒習慣不單單只有刷牙,適當的使用牙線也很重要,牙線可以更加確實的清除刷牙時卡牙縫間不易清除的小菜渣等,如此便不易生成細菌,對口腔保養相當有利。而刷牙也要注意頻率,除了早上睡醒、晚上睡覺外,也建議民眾可以養成三餐飯後刷牙的習慣;除了頻率外,方式也很重要,除了確實輕刷牙齒的每個角落外,醫師也建議留意刷洗牙齦及牙齒的接縫處,因為此處是最容易堆積細菌,並使牙齦、牙周發炎的地方。醫師也表是,台灣洗牙有健保給付半年可作一次,因此也建議民眾定期洗牙,可讓專業醫師檢查並清除平時難以清潔或已經形成堆積的細菌及污垢等,如此更能避免牙周病產生。